依托产业园区协同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李立威(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系教授)
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和企业聚集的空间载体,肩负着聚集创新要素、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使命。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是推进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截至2021年底,我国产业园区共计19397个,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对全社会具有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从产业协同发展视角看,通过产业园区数字化提升产业服务能力,赋能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为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水平明确了方向。各省市为了推动本区域内园区及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也相继出台了规划和指导意见,比如浙江省印发了《浙江省推进数字化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智慧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指南(试行)》等。
产业园区数字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产业园区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提升服务效率的需要,也是赋能园区企业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产业园区在数字化软性基础设施、行业性数字化服务供给、产业数字化协同、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产业园区数字化软性基础设施有待提升。数据要素正在打破产业园区的物理边界,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数据的获取和互联互通。近年来,各地非常重视产业园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然而总体上对产业园区数字化设施的建设以硬件建设为主,在产业数据平台建设、数据资产积累、数据互联互通、数据深度应用等方面仍需要加强,园区内外产业链各类资源和数据没有有效打通,供需双方难以高效协同,园区的服务模式、服务手段、服务效率有待改进。
园区行业性数字化服务供给不足。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制约因素较多,除了本身的技术、人才、资金等限制性因素之外,缺少匹配企业需求的数字化服务商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障碍因素之一。很多园区缺少链接聚焦产业需求服务商的手段和途径,难以引入园区发展所需要的产业数字化资源,而通用性的数字化方案无法满足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产业数字化协同效应尚未形成。行业龙头企业、数字化平台企业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或者数字化平台企业开展转型,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和协同发展,是大量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引导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和平台企业向上下游企业开放技术、平台和数据资源,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推动产业数字化水平。目前行业龙头企业平台、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带动作用较弱,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数字化的协同效应。
园区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信息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理念、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变革。虽然目前很多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强烈,但是大部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还停留在数字技术层面,企业没有从组织变革和战略的高度去推进,数字技术与业务发展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融合程度不够、认知不足、战略缺失和组织转型滞后导致数字化技术无法赋能企业价值提升。
探索产业园区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园区应积极施策,采用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各方资源的协同合作,丰富服务手段,提升产业园区服务效能,赋能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
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双轮驱动,完善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对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等领域,可由园区主导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对于专门领域和个性化服务,可由园区做好引导对接工作,丰富技术、数据、平台、供应链等服务供给,引导各类要素和服务商在园区聚集,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同时,园区可以通过探索与平台企业联合运营的模式,丰富数据、平台、共性技术、供应链等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服务,引导各类要素和服务向产业园区聚集。
软性服务与硬件设施并重,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在软性服务上,产业园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改变粗放的运营模式,提升园区数字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高效、协调、智能的数字化服务,实现对园区内入驻企业的赋能;在硬性设施上,建设推广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水平,结合政策指引及产业发展方向,构建开放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促进数字技术资源共享利用,降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本。
引进和培育面向行业的数字化服务商,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生态圈。产业园区应发挥自身作为平台和载体的作用,针对所在园区的产业特色和企业构成情况,围绕园区产业定位,重点培育并引进具有行业特色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构建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服务链、创新链五链融合的生态圈,推动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数字化服务商等产业链各种生态要素在园区的聚焦,探索基于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的虚拟产业集群,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新生态。
建设行业数据服务平台,推动产业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产业园区应发挥好产业聚集优势,对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建设面向行业应用的生产性服务业大数据平台;基于不同行业特点,建设行业数据资产的流转、管控、追踪、溯源的全套机制,推动产业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化。
评选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发挥标杆企业示范作用。产业园区可以定期评选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面向重点产业,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和经验,并加强对典型案例和标杆企业的宣传推介力度,定期组织开展行业领先企业的对标、参观和学习,逐步改变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对数字化的认知。
研究制定数字化转型支持政策,发挥政策的精准扶持作用。产业园区应针对不同产业和行业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对重点行业和领域企业在研发设计、采购、生产、检测、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采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软件等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改造升级项目,鼓励银行给予信贷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项金融产品。建议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和银行针对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加强银担合作,探索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为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变革视角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悖论产生机理与破解路径研究”(21BGL237)、2021年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疫情背景下北京市中小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SZ202111417021)、北京联合大学2021年科研项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悖论:异质性、产生机理与破解路径”(SK70202102)的研究成果】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和企业聚集的空间载体,肩负着聚集创新要素、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重要使命。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是推进中国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截至2021年底,我国产业园区共计19397个,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对全社会具有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从产业协同发展视角看,通过产业园区数字化提升产业服务能力,赋能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为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水平明确了方向。各省市为了推动本区域内园区及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也相继出台了规划和指导意见,比如浙江省印发了《浙江省推进数字化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智慧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山东省发布了《山东省智慧园区规划与建设指南(试行)》等。
产业园区数字化面临的现实问题
产业园区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提升服务效率的需要,也是赋能园区企业协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产业园区在数字化软性基础设施、行业性数字化服务供给、产业数字化协同、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产业园区数字化软性基础设施有待提升。数据要素正在打破产业园区的物理边界,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问题是数据的获取和互联互通。近年来,各地非常重视产业园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然而总体上对产业园区数字化设施的建设以硬件建设为主,在产业数据平台建设、数据资产积累、数据互联互通、数据深度应用等方面仍需要加强,园区内外产业链各类资源和数据没有有效打通,供需双方难以高效协同,园区的服务模式、服务手段、服务效率有待改进。
园区行业性数字化服务供给不足。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制约因素较多,除了本身的技术、人才、资金等限制性因素之外,缺少匹配企业需求的数字化服务商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障碍因素之一。很多园区缺少链接聚焦产业需求服务商的手段和途径,难以引入园区发展所需要的产业数字化资源,而通用性的数字化方案无法满足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产业数字化协同效应尚未形成。行业龙头企业、数字化平台企业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依托行业龙头企业或者数字化平台企业开展转型,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和协同发展,是大量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路径。引导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发挥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和平台企业向上下游企业开放技术、平台和数据资源,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推动产业数字化水平。目前行业龙头企业平台、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带动作用较弱,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数字化的协同效应。
园区企业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足。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信息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理念、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变革。虽然目前很多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强烈,但是大部分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还停留在数字技术层面,企业没有从组织变革和战略的高度去推进,数字技术与业务发展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融合程度不够、认知不足、战略缺失和组织转型滞后导致数字化技术无法赋能企业价值提升。
探索产业园区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业园区应积极施策,采用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各方资源的协同合作,丰富服务手段,提升产业园区服务效能,赋能园区企业数字化转型。
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双轮驱动,完善产业数字化转型服务体系。对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公共信息平台等领域,可由园区主导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对于专门领域和个性化服务,可由园区做好引导对接工作,丰富技术、数据、平台、供应链等服务供给,引导各类要素和服务商在园区聚集,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同时,园区可以通过探索与平台企业联合运营的模式,丰富数据、平台、共性技术、供应链等数字化转型的公共服务,引导各类要素和服务向产业园区聚集。
软性服务与硬件设施并重,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在软性服务上,产业园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改变粗放的运营模式,提升园区数字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高效、协调、智能的数字化服务,实现对园区内入驻企业的赋能;在硬性设施上,建设推广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水平,结合政策指引及产业发展方向,构建开放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促进数字技术资源共享利用,降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成本。
引进和培育面向行业的数字化服务商,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生态圈。产业园区应发挥自身作为平台和载体的作用,针对所在园区的产业特色和企业构成情况,围绕园区产业定位,重点培育并引进具有行业特色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构建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服务链、创新链五链融合的生态圈,推动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数字化服务商等产业链各种生态要素在园区的聚焦,探索基于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的虚拟产业集群,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新生态。
建设行业数据服务平台,推动产业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产业园区应发挥好产业聚集优势,对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建设面向行业应用的生产性服务业大数据平台;基于不同行业特点,建设行业数据资产的流转、管控、追踪、溯源的全套机制,推动产业数据资源向数据资产转化。
评选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发挥标杆企业示范作用。产业园区可以定期评选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面向重点产业,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和经验,并加强对典型案例和标杆企业的宣传推介力度,定期组织开展行业领先企业的对标、参观和学习,逐步改变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传统企业和中小企业对数字化的认知。
研究制定数字化转型支持政策,发挥政策的精准扶持作用。产业园区应针对不同产业和行业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对重点行业和领域企业在研发设计、采购、生产、检测、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采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和软件等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改造升级项目,鼓励银行给予信贷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项金融产品。建议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和银行针对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加强银担合作,探索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为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变革视角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悖论产生机理与破解路径研究”(21BGL237)、2021年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疫情背景下北京市中小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SZ202111417021)、北京联合大学2021年科研项目“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悖论:异质性、产生机理与破解路径”(SK70202102)的研究成果】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